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赐之地(七)

作品: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作者:孤独麦客|分类:历史|更新:2016-07-19 02:10:54|字数:6530字

现如今,棉河两岸开辟的大量棉花种植园几乎已经成了对东岸纺织业至关重要的原料产地,无数的萨卡拉瓦人、贝齐米萨拉卡人、科摩罗人、波兰人在种植园里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将一包包的“白色黄金”装船出口至本土。此外,大量从本土流放而来的瓜拉尼、克兰迪自耕农们也在经营着自己的小块份地,为棉花种植园提供各种食品。

而除了他们之外,我们自然不能不提到在大庆盆地中人口占到了多数的明人移民了。他们有的同样经营着棉花种植园,有的则经营着畜牧业,有的则干着传统的农业,不过无论他们干着什么,显而易见的是,他们已在此地扎下了根来。而随着本地政府不断截留前往本土的移民(一般占起运总数的10%),本地人口的数量还在迅速增加之中——所以你看到了,即便经历了今年年初那场可怕的疫病流行(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新华夏岛的东岸居民总数仍然顽强攀升到了5.1万人,增长势头还是相当明显的。

“国家诸多海外殖民地里,也只有新华夏岛是不可替代的,无与伦比的。”马万鹏睁开眼睛,自言自语道:“种类繁多的热带种植园商品,如橡胶、剑麻、咖啡、可可、蔗糖、棉花、烟草、香草、胡椒、热带巨木、伊兰伊兰等等,构成了本岛出口的主体。去年这些玩意儿,加上塔城精煤、发财酒(出口至本土防疟疾)以及少量金贵的海产品,已经使得新华夏岛的出口额攀升到了将近70万元的高峰;同时还要从本土进口豆饼、鲸骨粉、鸟粪石、酒类、金属器具、机械设备、布匹、盐、日用品,总计45万余元,这年贸易额已经超过百万了啊。既然本岛创造的价值如此巨大,那么似乎执委会那头也应该更能容忍我们的一些行为、更愿意听取一下我们的意见的吧?”

新上任的马万鹏的性格与原先略微保守的史钦杰几乎是两个极端,此君冒险、激进,更喜欢“跨越式、超常规”发展,这从他一上任便提出这两个口号便可见出端倪。当然了,所谓的跨越式发展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你得有大量的金钱、物资和人手,在这些里面,对于富饶的新华夏岛来说,金钱似乎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物资也可以大力从本土乃至邻近的葡属东非、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等地进口,但人手的问题就不是很好解决了——当然从史钦杰时代开始,新华夏岛的人手问题就始终没有彻底解决过。

不过马万鹏心思活络,他很快便把主意打到了远东的黑水地区头上。他本人原先在本土时,曾和时任特务机关领导人的魏博秋有些交情,并还私下里组织了一个玩笑性质很浓的结社组织——行动党,寓意为他们都是行动派,和某些嘴炮党有着本质的区别。

如今时过境迁,魏博秋被发配远东担任副司令(经过多年发展算是稳固住了地位),而他马万鹏也在新华夏地区成功上位,这似乎为二人的联手创造了条件。但要和魏博秋搭上线,那么就不可避免地要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这在马万鹏看来似乎还有些障碍,毕竟荷兰东印度公司一贯眼高于顶,想要他们行个方便,必须要有相应的利益交换才行。

但马万鹏与荷兰人自然是无任何交情可言的,因此这事情只能着落在如今已经身居高位的史钦杰头上了。而且,也只有他这种身份的人出面协调,才有可能与荷兰人就此问题展开磋商——当然这事不光对新华夏岛有好处,对国家其他部门的好处也是明摆着的——想到这里,马万鹏便坐正了身子,然后摊开纸笔,认真地给史钦杰写起了回信。(未完待续)

喜欢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方便以后阅读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赐之地(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第二百九十九章 天赐之地(七)并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