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不凑巧

作品:风雨大宋|作者:安化军|分类:历史|更新:2019-04-05 22:56:04|字数:6154字

这一日两人到了渡口边上的铺子里,选购带回去的礼品。这处铺子是铁监开的,凡是铁监产品,里面应有尽有。之所以开在这里,既是靠近繁华地带,也有样品展示的作用。

随着铁监的产品丰富起来,前来贩卖的客商越来越多。大多数人是靠口口相传,到这里来买铁锭和钢锭的。到了之后,才知道铁监的产品如此丰富,总是忍不住多贩一些回去。

除了钢锭和钢条等型材,现在最受欢迎的是搪瓷产品。杯子和碗倒还罢了,能被瓷器替代,脸盆实在招人喜欢,不管什么地方,这都是不愁卖的货物。铁监八贯钱一个,回去就可卖十五贯,此物运输特别方便,利润丰厚。凡是到这里来的,即使不贩,也会买几个回去送亲朋。

刘永年和邓保吉便就是想每人买几十个,回去送礼用。

刘永年的爷爷刘美本是刘太后前夫,刘太后被当时尚为太子的真宗喜受,发迹之后,认了他为自己的哥哥,刘家从此发迹。此事人尽皆知,倒也没有什么忌讳,这个年代,女子改嫁本就没有什么。刘太后去世,刘家受到牵连,很多亲戚被贬官降职。不过到底是曾经的顶级豪族,刘永年自己又得皇帝喜爱,来往的非富即贵。见到这种稀罕事物,当然要多买上一些,日后送礼。

邓保吉是内侍,自小入宫,真宗朝时的老臣。像他这种有一定地位的内侍,一样有家庭,而且亲朋故旧不少。而且他们是世代为宦,虽然受朝廷律法约束,跟外朝官员交往不多,也没什么族人,跟其他内侍家庭还有王公的交往却不少,一样需要。

宋朝的内侍,大多是延自五代,有不少世家。做到一定地位之后,按规例可以在外买宅子,娶民女为妻,纳民间孩童为养子。跟官员一样,有恩荫名额,很多是自小便被家人送入宫中。甚至有的内侍的妻子,还会得到朝廷诰封,与外朝官员无二。还有不净身入宫而在外朝恩荫为官者。如内侍张景宗的养子张茂实,在外朝恩荫为官,官运亨通,是另一个传为皇帝私生子的人。

刘永年小时候长在宫中,跟邓保吉熟得不能再熟,做这些事情都是在一起。

进了铺子,两人到处看了看,互相商量,糕点要买一些回去。哄自家孩子,给人送礼,都是极好的东西。营田务产的酥糖要买,这东西在京城里都有了名气,既然来了,必定要带。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搪瓷脸盆。这东西新出,只有这里卖,图个新鲜。

铺子里的脸盆可不像铁监发的时候那个样子,连个包装都没有,好多上面还沾了灰。要不是发之前用布擦拭过了,让人看着皱眉头。铺子里的脸盆,在专门制的架子上面摆着,那架子极尽精巧。一边是放肥皂的地方,一边搭手巾,看着就赏心悦目。

两人上前看了,叫过主管来,道:“这盆子,我们每人要五十个,你们速速准备。”

主管愣了一会,才道:“太尉,小的铺子里只有十多个,此事有些难办。”

刘永年笑道:“我知道你这里是铁监的铺子,店里不够,去铁监里拿来就是。就说是刘都监和邓都监采买,让铁监把其他的货压上一二日,先给我们。”

主管犹豫不决,过了好一会,才道:“太尉采买,小的自然不敢怠慢。不过,这几日——”

刘永年听了,有些不快:“怎么,几个脸盆,不卖给我们吗?”

主管忙道:“太尉莫急,小的不是那样意思。只因昨日来了一个海商,买的数量太多,铺子里的存货都买光了。不只如此,他们还定了式样,让监里烧造。现在监里烧出来的,都是他们式样,要卖到海外去的,只怕太尉不中意。”

喜欢风雨大宋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风雨大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风雨大宋》,方便以后阅读风雨大宋第103章 不凑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雨大宋第103章 不凑巧并对风雨大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