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三国(四十四)

作品: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作者:洛娜215|分类:其他|更新:2019-01-04 21:04:00|字数:19900字

他要么开门,救下他治下的百姓。

要么死守城门,眼睁睁看着他们一个个被杀死。

没有正确的选择,只有错误的选择。

开门与否,对于一地父母官都是煎熬。

当时黄巾军对他说的好,他们仅是为了借道,并不会伤害城中百姓。

但是这位官员坚定的拒绝了。

他驻守的城池一开,背后就是兖州腹地,黄巾军固然可能会遵守承诺,不杀他城中人,但是其他的人呢?

他虽为本地父母官,下面的每一个村民都是他的责任,但是他同样也是兖州的官员,庇护兖州人民也是他的责任。

难道他可以为了保住自己治下的民众,就将无辜的兖州民众送入屠刀之下吗?

当时他的做法是,他拒绝了黄巾军的要求,并且他在黄巾军每杀一个人的时候,都让他们大声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时他站在城楼上说:是在下这辈子欠了你们,吾未能护住尔等,吾亦是放弃了尔等。

吾会牢记尔等的名字,欠你们的,由吾下辈子来还,还不清,就下下辈子还给你们。

那一日,黄巾军杀了足足七十六个村民,每一个赴死的村民都叫出了自己的名字,也有咒骂他的无作为的,但也有表示不怪他的。

他背后的守军因气氛过于惨烈,纷纷扭过头去不忍再看,整座城的气氛都哀愤至极,而他却从头看到了尾。

并且将那些人临死前的样子烙刻在心中。

直至最后,连黄巾军的兵士都实在不忍再看这一幕,其将领见军心有被影响,最后只得放弃进城,剩下的百来名村民才被释放,这一支黄巾军亦是绕行此处。

这一战,他守住了,却再也没有勇气上城守兵,他没有勇气再面对一次这样的选择。

他选择申请了病退,后来在曹『操』入驻兖州之后,他又被人请了出来,如今便只做了个图书馆的管理人员。

这个官吏给他们展示了自己的衣袍。

他的袍子内部,被他的妻绣上了这些人的名字。

七十六个村民,一人不差。

这位官员,每天都将这些人的名字穿在了身上,就像是在等着这些人召唤他去赎罪的那一日的到来。

这些预备役个个表情不同,或有遗憾,或有不赞同,也有义愤填膺的。

但是更多的人是面『色』煞白,并且『露』出深思之『色』的。

见此,官员告诉他们“做一个横征暴敛、人人喊打的恶官,远比做一个吏治清明,尽心负责的官员容易的多。”

白发苍苍的文士面『色』平静。

“吾之一生,都难忘那夕『色』血景。”

“那一日倒下的人,亦是成了吾之魇。”

“有些事,这辈子尔等都无法确知当时所做之抉择是对是错。”

“就如那南边岷江上的湔堋(都江堰)修建之时耗费人力众多,为人指责,后却造福了一片巴蜀之地。”

“亦有建立之时人人称颂的机制,最后却落了个零落结局。”

“吾只能说……从心,即可,是非功过,便留给后人评说吧。”

这一日,下课之时,刘备也跟着学子们向这位图书馆的官吏躬身以谢。

他后来在许多年后,重访兖州图书馆曾见到过这位官员,那时他已垂垂老矣,眸中光芒却愈加温润,见到刘备时他缓缓俯身行下级。

刘备亦是还礼,二人同坐下,聊了一下午。

这官员告诉他,自己这些年的体质每况愈下,他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寿时将尽。

内心却极为平静。

不如说,他已经活得比自己预料中活得久的多啦。

彼时已为荆州刺史的刘备面带唏嘘之『色』,他在过往那些岁月中亦是经历了不少次选择,事后证明,有对的,也有错的。

只是他每次选择,却都遵循了这位无名小吏的教导——从心。

故而,虽错处不少,却也不曾后悔。

此亦可说人生之大幸。

有什么能够比虽有遗憾,却无后悔更能让人满足的呢?

就在刘备满兖州晃悠的时候,夏安然正忙着组织人手烧竹炭。

经过他的实地考察,兖州竹资源的确尚可,但是最为丰厚的还是豫州,所以他们将烧炭地点选择在了豫州的一竹林附近。

此处竹林茂密,因为周围的确都产竹,村民若有需要多自门口取材,除却猎户和采笋人,很少有人去砍伐那一块竹林。

竹子和寻常树木不同,它们的根系是横向发展,且极为发达,对于一些丘陵少农田的的确,农人们最怕的就是农田附近有竹林。

因为这些竹子哪怕距离甚远,也能很快将根系探过来。

这当然也有好处。

好处就是竹子的再生『性』提高了不少。

而且砍伐时候一点都不会有破坏生态平衡的心虚感。

夏安然令人在需要砍伐的竹木上做了记号,他这次的砍伐以实验为主,疏林为辅,他们刻意选了不同年龄的竹子欲做实验。

砍伐的竹子多半也是挑选的不同区域的竹子,避免给竹林带来过大的伤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方便以后阅读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第113章 三国(四十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第113章 三国(四十四)并对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