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自谋生路

作品:帝国行|作者:督金卫|分类:历史|更新:2019-01-18 12:25:32|字数:6478字

此后马不停蹄的前往军械司、仓库、车场、工坊调取装备物资,召集砡工派大师、军械司、各坊工造官,布置永兴城运作和未来两年的规划,重中之重是永兴城的技术保密工作,这件事最终交给了杨盾、刘灶父子和砡工派齐墨父子、上官钊大师。

抵达永兴城的第三日,司空南、白合、苏洪、鲁诚、陆肇、吴登、许扞、江湛等人陆续从叶信、何猛麾下归建。许扞是姜蓉打小的护将,姜蓉嫁入魏府之后,许扞一同进入魏府,同时作为内应,随时配合广信公府监视陔陵和百里燕的一举一动。

为此,百里燕去年升他为右都督领健士,调离魏府,陆肇去年由左都统升任都尉,吴登升任左都统,重编羽箭营,共计九千人。经过近两年整训,如今的羽箭营人人健步如飞,能使强弓,近战肉搏所向披靡。

司空南去年升任左都督,豹韬骑兵营扩充至四千人,卢皋右都督之职不变,龙武骑兵营员额四千。苏洪升任右都尉,白合升任左都尉,骁骑、威武两营兵员各两千。

江湛因陔陵平叛有功,于盛元627年记功一级,未升,于去年由右都尉升任右都督,赴枭民军出任右都督,领枭民军四千,百里燕又抽枭民军精锐两千予江湛,使之员额达到六千。

鲁诚去年位列授功表,由战卒越级超擢仕长,领斥候骑一百五,细作三百,传令兵五十。

另独置后勤营两千五百人,总督辎重营、伤营、伙营、工造诸事,由蒋杰暂领,当年与蒋杰同批的少年子如今都已十七八岁,经过讲武堂一年多授课,武备营强化训练,如今下放后勤营历练,为日后出任初级武官中层武官,乃至统帅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距离出发前最后五天,赵逊从添城匆忙赶回永兴城。

“赵帅。”

“魏将军免礼。本帅得知南征消息甚为震惊,此来既是嘱咐与你,也是为你践行。”

“谢赵帅惦念。”

“你是本帅的门人,本不应由你出征,如今御客点你的将,也可见你之威名已在众人之上。你此番南下要做好充分准备,不论是御速令还是征召令,千岳山都是险恶之地,防内甚于防外,万不可轻信诸侯联军,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赵帅提醒极是,在下已从多方得知千岳山历年内情,诸侯联军或是见死不救,或是落井下石者甚多,不过此番是逢御速令,因是在后方,比之阵前冲锋陷阵,风险应小得多。”

“即便如此,也万不可掉以轻心。”

“自在下明白!”

“此去千岳山道路艰险,你打算如何周转粮草军资”

“末将打算坐船直抵贡江源头麓翼山山脉。”

“贡江!”赵逊大吃一惊:“贡江距离千岳山甚远,为何是去贡江?”

“安全!在下不想带着弟兄们有去无回。”

贡江源头位于千岳山以东两千多里,是中原四大江中蒙寒江、望亲江、夹沛江三江源头,从已知典籍和地形图上看,麓翼山脉是贡江源头。

贡江是一条自西向东流淌,向东一千多里无人区流入宋国改道向北,再分流,流入志国、晋国内形成东西两条西望亲江与蒙寒江。

根据着名地里典籍《地形山川志》的记载,由中原前往千岳山有八条路,其中四条在徐国境内,两条在宋国境内,另有两条在卫国境内,共计八条路。

从咸国前往千岳山有三条,最不累,且最安全的是绕行志国夹沛江,入宋国逆流而上进贡江,直抵贡江源头麓翼山脉。

《地形山川志》记载到,贡江至麓翼山脉现有“气喘面黑暴毙者,行船走车人不累”等记载,更有“行舟贡江上,观景麓翼山,精气呼欲来,人爽心力沛。”描述走贡江还能闲情逸致。由此可知贡江沿岸前往麓翼山脉海拔不高,有充沛的水源和氧气,无需担心氧气稀薄导致的高原反应。

但凡事有利弊两端,贡江至麓翼山水陆保守估计要多走三千里,贡江源头下船后,陆路要走两千多里草原无人区,才能抵达后卫大本营掣驰,全程比其他路线要三千里至四千里地,即便能按时抵达千岳山,日后的运输补给会是巨大问题,但凡地处北海和西陲的诸侯国,后勤保障最为艰难。

喜欢帝国行请大家收藏:(www.zuiaixs.net)帝国行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帝国行》,方便以后阅读帝国行第423章 自谋生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帝国行第423章 自谋生路并对帝国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