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五章 昏君与奸臣的时代

作品:混在大明搞社团|作者:木允锋|分类:穿越|更新:2020-02-18 12:14:28|字数:9786字

杨嗣昌缓缓说道。

就在他说这话的同时,第二个倒霉的官员也被扔了出去。

在第三个官员的哭嚎中,其他那些做出正确选择的,毫不犹豫地向着总督阁下行礼表明自己对陛下的忠心。

杨嗣昌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又不傻,他是绝对的聪明人,做官的最重要是什么?是家里那点地吗?不是,地对他们不重要,他们手中的权力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只要他们还有权力在手,地也罢,银子也罢,都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他与镇南王算是有些交情,镇南王对他也颇为赏识,这是事实,杨信对他是赏识的,杨嗣昌这个人的确算得上臭名昭着,但能力在明末几个大臣里面绝对排前列。

他的确不是什么好人。

尤其是那句臭名昭着的话,可以说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但是,他绝对比明末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员有能力。

杨信一向对他赏识,虽然比不得孙传庭,卢象升,但至少认为他是能臣,那么以后就算镇南王掌权也不会亏待他。

他也很清楚这一点。

那地又算的了什么?

要地无非就是为了能够赚银子。

可只要他手中还有权力,想弄到银子还不简单?

杨嗣昌就这样,用五十二具摔死的尸体,来作为他给福王的答复,而且紧接着原本在前线警戒杨信部下的御营各军撤回,迅速分开进驻湖广和江西各府州甚至县。尽管那些士绅把他骂得狗血淋头,但却也没有人敢动,事实上他们也就是心里不甘而已,真要他们起兵响应弘光,他们也没那胆子,他们终究不是北方那些士绅。

土地的确重要。

可没有土地也不是说就过不下去。

尤其是江浙这两年的繁荣,那些失去土地不得不全力转向工商业的士绅目前的情况,都足以让这两省士绅都保持理智。

再说也打不过啊!

杨嗣昌手段残忍了些,但他做的真没错啊!

他看似向杨信举手投降,但实际上他是真正保住了两省士绅啊!

“这才是聪明人!”

镇南王满意地合上了杨嗣昌的密奏。

这是通过海路由南京的通讯舰送来的,杨嗣昌动手之后紧接着就把这份密奏送到了南京,而南京的通讯舰用了仅仅三天送到大沽口,实际距离杨嗣昌把那些官员扔下锁江楼才只过去了四天,估计此刻就连洛阳的弘光都不知道杨嗣昌已经抛弃他的消息。

“去告诉洪承畴,剩下就看他的了!”

杨信把奏折递给身旁的手下。

这时候该收网了。

之前杨信等的就是杨嗣昌的选择。

除了他,别人都不值一提。

闽粤完全不用管,他们闲得蛋疼了也不会搀和的。

这两年闽粤两省正快快乐乐享受他们的幸福时光,之前对马尼拉的讨伐之后,联合舰队紧接着又登陆西贡,在西贡正式建立了殖民地,虽然海上贸易的确都被强行收入了南洋公司,但问题是南洋公司不管陆地上的,沿途各国深入内陆的贸易是随便玩的。

以前还得考虑安全问题,但马尼拉之战后南洋各国全都心惊胆战,对于这些商人都是全力保护。

毕竟他们出事就意味着大明舰队打上门。

闽粤两省不关心别的,只要能让他们出海做生意就行,不让他们出海做生意就是仇人,相反保护他们出海做生意就是亲人,其他完全不值一提,分地就分地好了,虽然也有些舍不得,但为了这点小事就冒生命危险就不值得了。家里一万亩地被分了,大不了去南洋再开十万亩,一个湄公河三角洲待开垦的耕地就比广东全省都多。

镇南王已经说了,那一块都是大明的,随便开垦,谁开垦就归谁。

至于广西的确不好说怎样,但他们的实力不值一提,真心搀和无非就是一巴掌拍死而已,云南巡抚闵洪学也不会搀和,如果沐家敢,他反而会收拾沐家,不过沐家也没那胆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混在大明搞社团》,方便以后阅读混在大明搞社团第六八五章 昏君与奸臣的时代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混在大明搞社团第六八五章 昏君与奸臣的时代并对混在大明搞社团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