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我想去海边

作品:后人|作者:给您添蘑菇啦|分类:都市|更新:2019-08-06 12:44:26|字数:4316字

5.22

我控制不住自己,盗取了钱镛近十年的电子邮件。

机械性的翻找与阅读,占满了我的精力和思想,暂时拯救了我。

一周的时间,我阅尽一切。

这里并没有什么线索,即便有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却也与眼下的事情无关。

但我还是发现了一件事。

确切的说,是一个时间节点。

自此之前,钱镛都还算上进,在努力的拓展公司业务。

自此之后,钱镛几乎没再发过与业务有关的邮件,反而在频繁地联系旅游代理,安排他全家的假期。

这个节点,并不远,就在去年12月。

确切的说,是12月7日。

我试着搜索这个日期。

本来我是不抱任何希望的,一个日期能搜索到的东西太多了,就算找到什么也很难确立与钱镛的行为之间存在关联性。

神奇的事情再次发生了。

那一天,真的发生了一件事,举世瞩目。

MY7008航班,在苏拉威西海域坠毁。

这是个巧合么?

我在各种相关新闻间搜索着,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

从遇难名单上来看,航班上共有27名国人,并不是什么名人,也很难构建出与黄镛的联系。

但其中有一个名字,在新闻中被频繁提及。

她是个非常年轻的科学家,30岁出头就带领团队在无土栽培领域屡屡突破,用我有限的生物学知识来评判,她的成果,可以让人类在脱离阳光和土壤的情况下,依然大批量培育出食用农作物。

出色过头了吧……

吴歆博士。

……

办公室中,几个人齐刷刷地望向艾东。

谁能想到,周立韬的线索会指向这里。

在吴歆的办公室里。

“看完。”艾东指着屏幕颤声道,“看完再说。”

……

5.24

我休息了一天,但感觉并不好,有些事情我忘不掉。

即便是休息日,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去搜索有关吴歆的资料。

关于她小学和初中的资料是缺失的,只能从她高中就读的五中开始,之后是农业大学,从农业大学的采访资料中我得知,她的高考成绩是可以选择任何一流大学的,选择这所学校是因为理想。

之后是硕士、博士、研究员,标准的科研路线,只不过对她来说每一步都用时极短,由于太过突出,很快就可以主理实验室项目了,她的项目立刻就出成果,无数奖项都砸了上来。

除了“天才”以外,她的履历很难找到别的形容词来描绘。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吴歆这种学者,与偶像相比虽然毫无名气可言,但在科研圈却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明星,农业方面的内部刊物为了纪念她、学习她,对她的一生进行了长篇追忆,其中还采访到了吴歆的丈夫和女儿。

有趣的事情就在这里,她的女儿12岁,而她32岁。

也就是说,她是在大学期间生的孩子。

严格来说,这违背了婚育政策。

这件事在官方报道里始终秘而不宣,却在生活追忆中出现了。

她的丈夫是一位文字工作者,与她在高中相识,据他回忆,这并不是个意外,吴歆是突然想要一个孩子的,他丈夫还半开玩笑的说,吴歆当时很坚决,如果他不愿意,就找别人生。

难以想像,她是在育有一女的前提下取得这些成就的。

看得出来,他的丈夫也为此牺牲了很多。

关于吴歆的调查,我也只能止步于此了。

毕竟,她和通讯行业没有任何关系,大约只是一个巧合吧。

换其他遇难者试试。

5.27

我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几天来,我通过各种渠道,阅读了两百多名遇难者的一生。

感觉自己活了很多次,又死了很多次。

尤其是其中几位国外的工程师,我把他们的脸书都翻烂了,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

我发现,难的不是找不到线索,而是线索太多,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臆想来关联。

思而不学则殆。

我受够了。

就没有什么确定的线索么?

5.31

钱镛快一个月没来公司了。

6.3

公司发了一大笔防暑降温费,平均主义,每人3万元。

太可怕了……

我把许静辰和周渡岑的手机都锁起来了。

今天开始,到世界末日,谁也不能碰这东西!

6.5

啊!

烦死了!

烦烦烦烦烦烦!

6.6

通过老同学,我找到了一位公安方面的朋友。

他是个好人,很有耐心,听我将这些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他告诉我,没有立案条件,连最轻微调查的条件都不满足。

这我也知道,但我还是很感谢他,愿意听我说完。

他承诺,就当一切都没发生,还鼓励我依据这些搞科幻小说创作。

最后他提醒我。

现在这个局面,最好不要在通讯发展上唱反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后人》,方便以后阅读后人第83章 我想去海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后人第83章 我想去海边并对后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