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变化之道

作品:大魏王侯|作者:淡墨青衫|分类:其他|更新:2019-09-01 16:43:40|字数:13704字

此外战事的遗迹就是海上的残骸,已经有桨船在拖拽那些漂浮着的沉船,将沉船拖到北边的造船场,这些船上的索具,铁器,帆,还有木材都可以取用,整船修复代价太大,并不值得,但如果有一些破损不是太严重的沉船,倒是可以给修船厂里的匠人们拿来练练手。

大量的采珠人的小船还活跃着,在岸边的砖石堤岸上堆着不少物品,有很多官员模样的正站在岸边,看来是在清点捞上来的物品。

采珠人们的水性相当出色,就算是福建本地人也不得不佩服这些人,他们站在船头,毫不犹豫的跃入海中,如大鱼一般的在水底游弋,然后可以逐渐潜入深水之中。

普通人是沉不下去的,除非在自己脚脖子上拾上铁锚或巨石。

卢文洛瞪眼看着这些采珠人,这些人时不时的跃下和浮上来,有人手中举着物品,多半的人已经是两手空空。

这里已经打捞了三天了,估计能捞上来的已经全捞上来了,有不少采珠人在水底游来游去,帮助桨船把沉船绑好,拖离海面,他们的活计已经不多了。

所有采珠人的脸上并没有要做完活计的沮丧和不安,他们兴高采烈,相当活跃。卢文洛知道,君侯已经承诺把这些人招募为水手,或是上岸屯田,或是在东藩做任何事,待遇肯定不及采珠利润丰厚,但也不必承担随时在水底溺亡的风险,也不会早逝,东藩的生活这些采珠人已经亲眼看到,他们当然相当高兴。

东藩缺人手,便是渔民都很缺,如果这些人全部驾着小船在南安溪下游或花溪这里捕鱼,对岛上的肉食来源也会是一种补充。

甚至放羊,牧牛,放鸭子,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小船没有到栈桥,直接停靠在岸边,卢文洛付了钱,一手持露布长杆,直接从船头跳上石基的码头。

所有人都看到了露布使,正好徐子先就在码头,众人将卢文洛引到徐子先身前。

“见过君侯。”

“免礼罢。”徐子先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他的心情很好,脸上满是笑容,四周的人差不多也是一样的表情,众人都是一脸的轻松和惬意。

在码头上堆放着从海水里捞出来的东西,一些来自海外的古董器物,不怎么吸引人的注意,可能会有一些大魏收集海外珍品的藏家会对此有兴趣,这些古董不知道能卖多少钱,孔和有些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入帐。

此外就是铜器,甲胄,兵器,这些物资,特别是那些坚固的扎甲相当受欢迎。

扎甲和锁甲被摆放整齐,清点后已经有人在擦干牛筋上的海水,待晒干后再抹油,收入武库中等待分发到各营将士手中。

南安府军严重缺乏甲胄,这一次与海盗激战,如果在战前就装备这几百具扎甲和锁甲,将士们的伤亡率要降低很多。

由于可见的将来南安侯府的收入会增加很多,徐子先已经决定给每个将士装备更好的鳞甲,扎甲是很不错,锻打穿束都相对容易,但空隙大,重量与鳞甲一样,防护能力就远不及鳞甲了。

每个将士穿戴铁甲,头戴兜鍪,顿项,护臂,护心,护胫,加上网靴,铁手套,这是最标准的重步兵的装束。

每个刀牌手和长矟手都会这样具甲,而骑兵将会以胸甲为主,加强防护的同时尽量轻装。

弓手和弩手则以扎甲和锁甲为主,他们一般不上阵肉搏,无需穿太厚重的甲胄,影响开弓射箭的动作。

成堆的甲胄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至于满地的绸缎,金银,首饰,铜钱,反而没有太多人注意。

这些东西当然是入南安府库,然后发成军饷,制成甲胄,弓,弩,制成舰船,所有人都明白这一点,南安侯府已经尽可能的做到了公平,将士们都知道为南安侯效力,土地,官户,舰队,甚至每个百姓,官吏,将士,理论上都属于南安侯府。

所有人开垦的土地,侯府并未算做是公田,但从朝廷律法上来说,他们的土地收益其实也是南安侯府的一部份。

而从将士到官吏,再到百姓,所有人都知道,君侯会把所有的金银铜钱换成岛上需要的物资,更多的耕牛,挽马,羊,鸡,猪,各种工具,农具,聘请更多的工匠,建造更多的房舍。

君侯的住处还是未来岳父帮着修建,他自己可是舍不得花钱修那么富丽堂皇的宅邸。

在岛上,所有人都知道南安侯会把每一文钱都用在该用的地方,君候自己虽不是粗衣陋食,但亦从不挥霍浪费。

福州府城的大豪商,大贵族们的奢靡生活,绝不会出现在此时的东藩。

东藩岛上这种上下齐心的局面,当然是和徐子先的倡导息息相关,由上自下的俭仆和质朴,官吏的奉公高效,将士们的敢死善战,百姓们的吃苦耐劳,当然是和整体倡导的风气有关,这也是团体初创时,最好的局面。

徐子先对卢文洛笑问道:“林安抚使说什么要紧话没有?”

“帅臣啥都没说。”卢文洛想了想,说道:“云山雾罩的,俺现在一句实诚话也没想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王侯》,方便以后阅读大魏王侯第四百一十八章 变化之道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王侯第四百一十八章 变化之道并对大魏王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