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

作品:大魏王侯|作者:淡墨青衫|分类:其他|更新:2019-11-27 20:24:05|字数:8478字

便是方少群也忍不住瞟了陈正志几眼,徐子先要在福州大开杀伐,其中颇多勋贵子弟涉足其中,也肯定有不少武将和文官吏员,杀伐之下,人们不敢怪罪徐子先,对秦王殿下心存畏惧,但对陈笃敬等人则会心生抱怨,特别是寄望陈笃敬救援的勋旧人家,往常都有交情在,若陈笃敬坚持不救,则必定会使人心不满。而此前闹出动静,陈家在事发前就表明态度不涉足军政之事,那么怨气也不会往昌文侯府去。

“幕府安排,未知王上有决断没有?”众人散去之后,方少群对徐子先道:“不知道王上是按天策府旧例,还是按此前大魏开府的规矩?”

“此前我东藩就有诸司,和旧例取长补短,斟酌办理吧。”徐子先道:“旧例有可用之处便用,但还是要切合眼下的实际,不必太多拘泥。”

“希望大王早定幕府。”方少群神色严肃的道:“多少人也是翘首以盼了。”

徐子先轻轻点头,知道方少群这样不重功名利禄的人方而敢说实话,而对很多人来说,封妻荫子,升官进爵都是渴盼之事,这是人之常情,也不必为此小窥于其人。

……

徐行伟奉令之后便带着属员,从吏,匆匆赶至港口。

岐州这里相当太平,天清气朗,港口处船泊不多,很多大船初至便走,小船则穿梭港口内外,如游鱼往复,更是显得忙碌异常。

除了运粮,运物资,还要搬运士兵,吏员,来往商行人员等等,也有一些从东藩出来的百姓,还有零星往东藩去的,多半是此前家人就在岛上,此时战乱平息,又开始陆续往岛上去。

徐行伟是一司主官,幕府一开,李仪最少是三品或从三品,徐行伟多半能赐给四品冠服,去年他还只是六品武职,一跃成四品,际遇之奇,也是恍然若在梦中。

越是如此,其忠枕之心越坚,平素行事也是奉公唯谨,并且不畏烦难,在王府幕中虽是时间不长,也是颇得人望,很受众人的敬服。

到海边时,军政司已经有两个科长带着二十余名吏员跟随,其中一等吏数员,剩下的都是二等和三等吏。

幕府的一等吏,等若从八品或正九品的官职,二等吏最少也是从九品,三等吏就是录事,贴书一类的吏职了。

众多的吏员都是类似的短黑袍,只是凭着幞头样式,腰带等细微处,可以明显看出吏职高低。

徐行伟对自己的部下相当满意!

一声令下,不管是在做何事,或是有何难处,甚至眼前的人并不光是军政司的人,还有一半是军法司的吏员,只要命令一下,便是立刻前来报道。

徐行伟要用的人手肯定不止眼前这些,等他到福州城中时,城中现有的官吏只要他当用的便可以随时抽调。

到码头时,有两艘小船已经准备好了,这些船就是闽江上惯跑的小型货船,也可以在近海打渔,一根桅杆,配双桨或四桨,有风吃风,无风划桨。

有一些胆大的闽地渔民,划着这种小船一样敢到澎湖或东藩一带打渔,福州本地的渔获,多半就是这些中小型渔船捕获而来。

两个船老大和十来个伙计已经等在船边,这两艘船是中等船,每艘能运送一百多人,眼前不过二三十人,船上诸人俱是面面相觑。

“稍待片刻。”徐行伟对船家温言道:“尚有府军将士要相随上船。”

“有军爷上船最好不过。”一个船家看这官人并没有架子,大着胆子道:“咱们往海上时,巴不得多运一些打过仗的军爷。他们身上有煞气,挡着那些海里的精怪,不敢起风起浪出来作怪。”

另一个船家也道:“那些府军将爷,真的是身上有杀气。他们杀海盗,杀贼寇,也是咱们福建路的好汉子,就是看人的眼神冰冷冷的,怪吓人的。”

徐行伟听的微微一笑,虽然他不信这些怪力乱神的话,但府军的形象极佳,且得到百姓的认可,这也是令幕府官吏相当高兴的事情。

徐行伟和部下们没有等太久,军队集结和准备都是极快,众人站了不到一刻钟功夫,在喇叭声中,两个都的府军将士已经列队而来。

“第一军第一营第一都奉命前来,请徐司官下令。”

“第三军第五营第二都奉命前来,请徐司官下令。”

两个都的都头都是黑面长身的汉子,特别是第一都的都头卢文洛,更是军中赫赫有名的勇士,身高明显比身边的伙伴高出一头,闽人身高比北方人要矮一头,但府军将士都是在壮丁中精中选精,平均身高在禁军来说也是合格。

徐子先当初挑兵的时候,尽可能都是挑高大壮实的汉子,矮个子可能也有力大无穷,擅长技击搏击的,但毕竟是少数。个高体壮者,胆气也较常人为壮,训练之后再上过战场,便为精锐兵马。

卢文洛在一群高大汉子中还明显露头,身形也较常人魁梧的多,脸上毛发从生,明显有刚剃过不久的痕迹,却又是长出了不少毛发,整个人看起来象是一只黑猩猩一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魏王侯》,方便以后阅读大魏王侯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魏王侯第四百九十三章 接令并对大魏王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