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兴办学校

作品:乱三国之吕布|作者:业火苍生|分类:历史|更新:2019-10-04 17:58:27|字数:12086字

蔡邕神情一怔,仔细看了看吕布,然后低声重复起这两句话。

反复重复了许多遍,越是重复,越觉得其内所表达的含义深远。

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是天地生化万物,生生不息,这就是天地的心意。

为生民立命,古人尝言‘安身立命’,百姓能够丰衣足食,也就有了立命之根本,另外一方面基本的生活得到了保障之后,那么就需要教化世人,带领世人行善,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便是其中的含义。

为往圣继绝学,后世北宋大儒张横渠说出这句话,愿意是基于历史之中,自两汉以后,自魏晋、南北朝、隋唐等等朝代,虽然延续了千百年间,可是却始终未能延续先秦儒家的绝学。

直到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师表。

最终一直到理学家出现,这才复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儒家的思想重新光耀大地。

然而现在这个时代,虽然自从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还是有不少其他的学说流传了下来。

吕布的本意,以及蔡邕所理解的都是让这种百家争鸣的盛况能够重现。

为万世开太平,这最后一点,蔡邕所理解的也和原文的意思并不相符。

不过却代表了吕布的另一个心愿,这反而让蔡邕更加觉得真实不做作。

体味了很久,吕布这四句话的意思,蔡邕激动的心情终于平复了下来。

转过头,看向吕布,蔡邕满意地看着这位弟子。

许久方才开口说道:“奉先,能够有你这样的弟子,实在是为师之幸,天下之幸。”

吕布虽然料到这个话一旦说出来,肯定会引起蔡邕的震惊。

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让这位老人惊诧至斯。

吕布连忙起身行礼道:“恩师,你,你此话可是折煞学生了。”

蔡邕摆了摆手,制止吕布接下来的话语,思忖了一番开口说道:“奉先,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你的这个愿望同样是为师我的毕生所愿,就让咱们师徒俩共同完成它!”

吕布的心终于落下了地,虽然一直都很笃定蔡邕不会拒绝这个提议,但是没有得到他的亲口确认之前,始终不能真正的放下心来。

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吕布笑了起来。

蔡邕皱眉沉思了一会,突然开口道:“奉先,我知道你事务繁多,定然抽不出手来亲自处理此事。然而兴办学校一事,非朝夕之功,并且为师一人也着实力有未逮。”

吕布点了点头说道:“恩师,您所说的这些正是我最为顾虑的两件事情。”

顿了顿,吕布接着开口道:“恩师,你看这样如何。”

蔡邕闻言好奇地看向吕布,他也想听听这个经常有奇思妙想的弟子,这一次能够想出什么好的办法来。

吕布接着开口道:“若想要兴办学校,人手必不可少,但是于此同时,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习的各类知识以及教材同样十分的重要。”

蔡邕认同地点了点头,他也曾经开堂讲学,曾经与吕布相识就是在颍川书院。

因此吕布此刻说的这些,他非常的认同,这些正是一个学院必不可少的东西。

“说的不错,这些事情都需要提前筹措,这方面为师倒是颇有些心得。”

吕布点了点头,开口说道:“恩师,弟子正是想要恳请师傅先制定一些这方面的规章及制度细则。”

“哈哈哈,你个小子,恐怕是早有预谋了吧。”蔡邕笑着骂了吕布一句。

吕布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嘿嘿傻笑了两声,接着开口说道:“还有一件事,恩师。”

蔡邕微笑看向吕布,也不着恼,询问道:“还有什么要求,你便一并说将出来罢。”

“恩师,我想将现有的这种学院制度进行一个改革。”

“改革?”蔡邕挑了挑眉毛,饶有兴趣地问道:“如何一个改革法,你说来听一听。”

吕布点了点头,解释道:“首先将学校分为三等,最初级的一等设立在县级,县内所辖的各村、庄、乡、镇的学子们可以前去学习,其内的知识以基础的知识为主,例如识文断字,以及一些相对浅显和常用的学问。用途在于教化百姓,并且为下一阶段的学习选拔人才。”

吕布说完这一个初级学校,便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给予蔡邕一个消化理解的时间。

这个构想实际上就是,将后世的学校分级应用到了这里。

识文断字的人多了之后,从事各个行业的人也会慢慢地都有了学识。

这样能够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与发展,长远看来,这绝对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大好事情。

蔡邕并不是庸人,略一思索便想明白了其中的好处。

不过他微微皱眉,同时也发现了这个想法的一个重大的弊端,或者说是吕布没有想到的遗漏之处。

“奉先,这件事情非常的好。但是你是否想过,此举定然会引起士族们的强烈反弹,这又回归到方才我们所头疼的一点上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乱三国之吕布》,方便以后阅读乱三国之吕布第194章 兴办学校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乱三国之吕布第194章 兴办学校并对乱三国之吕布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