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忧

作品:蓬州还魂|作者:岸易通易岸|分类:其他|更新:2020-01-04 05:32:10|字数:4678字

张美珠一个人闷闷不乐,凄凄切切,凄然泪下。

她的忧虑太多太多了。

朱友康这里不仅路途遥远,崎岖婉转,一路陡坡,狭窄难行,而且家宅残缺,气氛暗淡。这不像是一个富足之家,殷实之家。

朱友康这个人倒是可以考虑,只是他的工作还存在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山区才工作了三年多,假如日后结婚,两地分居,生活起来也是一个大难题。

作为年轻人来说,两地分居总不是一个事。然后,从山区掉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假如婚后老家有事,友康又不在家,村里家里的很多事情,自己又不是十分了解,不知道处理的深还是浅,等事情的结果有了副作用,友康和家人,埋怨的还是自己。

再加上有个小孩,更没法过活。

她越想心里越不是滋味儿,不知不觉哭出声音来。

母亲一直在等闺女回来,等到天黑也不见人影,饭已经温了两次了,还是不见人来,就打算出门去迎,刚走到院里,却听到了闺女屋里的哭声。

她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大事不好了,闺女肯定是遇上难题了,肯定是作难了。

于是,她蹑手蹑脚来到闺女屋门前细听,闺女哭啼的声音,时大时小,她再次细听时又没有了声音,她听了半天,也没有听出什么事来。

她不哭了,莫非是因为大闺女听到了我的脚步声?不会吧?我可是蹑手蹑脚的。

正在这时,从家里吃晚饭回来的6岁大孙子,正好嘟囔着什么话来到院子里。

他一进院子发现奶奶站在大姑姑的门前,就奇怪地大声问道:“奶奶,你在哪里干啥呢?”

这一句问话,可是一句最打锅话,奶奶不能再在这里偷听了,这时候,闺女美珠噌的从屋里撩开帘子出来了。

一句话惊动了张美珠,赶紧擦去脸上的泪水,出门看到母亲正站在自己屋门外面,知道母亲都听见了自己的不高兴。

赶紧装作没事一样,和母亲一起,来到厨房帮母亲舀碗端饭,有说有笑,立刻变成了另一个人,她不愿意让年龄这么大的母亲为自己担忧和操心。

她心里十分的清楚,她的心事现在还能够和谁诉说呢?父亲在的时候,把肯定跟父亲商量,而现在只能告诉母亲,跟母亲商量着办了。

她不愿意让哥哥妹妹们知道。

在舀饭的时候,她就已经决定在吃完晚饭之后,寻找一个方便的时候,跟母亲再仔细商量一下,这毕竟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不是小事,来不得半点马虎,自己一个人是不敢这样做主的。

父亲在的时候,她就省心多了,只要父亲一句话,她就会去照办。父亲的离世,让她很无奈,失去了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

他们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像往常一样吃完了晚饭。

这个大孙子就是张美珠大哥的大儿子。

因为她大哥离婚再续又生子,这个大孙子在家里就成了多余的孩子,也就成了她这个大姑姑的照顾对象。

不管是吃的喝的,还是玩的穿的,上学用的,都离不开这个姑姑的照顾和帮助。

她大哥是一个老实人,原来在老家长大结婚,本来婚姻好好的,只因为父亲作为军转干部落户在蓬州,把他带到这里来了。

可是,他媳妇带着儿子来了之后,住了没有多久,就丢下儿子离开蓬州回老家去了,这一去就不复返了。

原因是在老家生活习惯了,来到蓬州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

当年他们结婚也没有领取结婚证明,属于民间的事实婚姻,大哥等了她二年,还是没有回来,也就只好离婚再续。

这样以来,张美珠这个大侄子就有了后娘。

这个后娘自持又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于张家有恩,村里人都知道,她给大儿子的约法三章,是出了名的“三个不准”。

这三个不准是:一不准在一个院子里住,二不准在一个饭桌上吃饭,三不准跟二小子一样消费。

有了这三个不准,可就苦了张美珠这个大侄子了。不管什么天气,他吃饭的时候总是端着碗站在院子里吃。

吃完饭就得立刻出门,除了在大街里玩耍,就是到张美珠家里来住。

并且几乎是一切费用,包括衣服鞋帽,包括上学学费、书本费用等等,通通都是由他大姑姑或者奶奶帮助,偶尔也有两个叔叔和二姑姑的帮助。

大哥张美福自从和本地的这个媳妇结婚之后,几乎就做不了家里的主儿,一切都是媳妇说了算。

张美珠的二哥张美禄是蓬州玻璃厂的职工,媳妇也是化肥厂的职工。

他们一家人省吃俭用,在他们结婚不久,就给他们夫妇俩在外面盖了新房,住进新居。

三哥张美寿的情况和大哥二哥不同。

大哥是村里户口,抽烟绘画是爱好,劳力不强,行动迟缓,精神不振,干不了重活儿。

二哥生性贪玩儿,经常玩牌搓麻将,不考虑这样那样的费心事。他不抽烟,不喝酒,养一些鸽子、小鸟之类的玩意儿来逗乐,喜欢在穿戴上边讲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蓬州还魂》,方便以后阅读蓬州还魂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忧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蓬州还魂第二百五十四章 多忧并对蓬州还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