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多劫

作品:蓬州还魂|作者:岸易通易岸|分类:其他|更新:2020-02-27 21:01:29|字数:5094字

朱友康和张美珠结婚以来,每年都会赶在年前回南丘村老家和父母一起团聚。

孩子稍大一点了,朱友康就提前把孩子送到老家,夫妻赶在晚些时候,再骑摩托车回家拜年。

今年情况有些特殊,美珠三哥孩子在北京住院治病,又偏偏到了年底,朱友康去了北京,所以,没有顾上送孩子回老家。

经过昨天晚上的闹腾之后,第二天美珠早早起床煮了饺子。

朱友康睡了一夜之后,身心缓解了一些,可是,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个不停。

他也提前起了床,要给美珠端饺子帮忙,被美珠立刻叫停了:“一边去,不用你的脏手!”

朱友康只好无奈而无聊地,拿鞋油擦他的皮鞋去了。

因为昨天从北京回来,睡得又很晚,他还没有顾上擦一擦自己的皮鞋。

等擦完了皮鞋,美珠的饺子也煮出来了。

尽管张美珠不再像以前那样,给他把饺子端在跟前,再倒上醋,送上蒜瓣,但是,她总得把饺子舀到盘子里和碗里。

朱友康借机从锅台上,自己端饺子去吃。

朱友康自我安慰说:“这叫自给自足,自力更生!”

其实,他心里非常清楚,一个欢乐祥和的家庭气氛,从此不再有了。

这是他感觉最大的遗憾,他要寻找机会,挽回这个不利局面。

因为这样的家庭对孩子、对夫妻都会产生最大的危害。

他心里清楚,这叫自作自受。

他也清楚,别人在这个黄金年龄段,都在鲲鹏展翅,鹏程万里,而自己的仕途和家庭却出现了前所未有之残局。

每每想到这里,他就会心酸难过,他就会紧皱眉头,反思自己的过错。

他想,即便自己跟何海云没有张美珠想象的那样,留宿在一起胡来,但是还是自己贪酒出了问题,这是最不应该的。

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造成目前之现状,一切责任都归自己,跟美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相反,美珠非常顾家,做的非常到位,无论是家庭的、子女的、还是单位的、社会的。

所以,朱友康现在只能咬紧牙关,尽最大努力扭转和挽救这种不利局面。

吃完饭之后,朱友康试探着跟美珠商量回家的事,张美珠断然拒绝了。

这也是朱友康预料之中的事,一是自己出错了,怎么可能跟你朱友康一起,欢欢喜喜回去过年呢?

当然,这里面也有另一个特殊原因——她侄子的突然离去,她正在悲痛欲绝之中。

朱友康心里知道,这些事都巧合地凑到了一起,所以,只好让美珠留在家里,稍作调整。他带着两个穿戴严实的孩子,回到南丘村老家。

“来孩子,让爷爷抱抱。”

“来孩子,让奶奶亲亲。”

爷爷奶奶看到孙子孙女们回来了,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哎,美珠呢?”

“她今天不回来了。”

朱友康回答,说话间他心情有些不太愉快,被父亲书堂看出来了。

于是问道:“俺跟你娘年前都等着你们回来,这不,初一刚回来,还少了一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儿呀?”

“我年前不是说了吗,美珠三哥孩子在北京住院,年前我去了一趟北京。大年三十才回来。朱友康解释说:“她三哥的孩子死在北京了。美珠这几天心里正难受呢!”

“奥,原来是这样啊,阿弥陀佛!”

母亲张丽芝双手合一,瞬间作了一个祷告。

奶奶临走前,把朱家传统供奉的各路神仙,都委托给了她。

这些年来,她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从来没有因为任何理由,影响每一个节点的香火。

她一直用烧香拜佛的方式,祈祷着全家能有一个好运气。

最近几年,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说话和动作也慢了半拍。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此,朱友康更加注重,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

几千年来,这种植根于炎黄子孙,内心深处的传统美德,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结果。而这每一支根、每一朵花、每一颗果实,正是每一个家庭,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

传承这种传统美德,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朱友康知道,老人的晚年生活,尤其是在医院里住院生活,和孩子们的伺候照顾,有很大关系。

因此,必须把孝亲敬老,伺候老人放在最突出的位置。

他慢慢回忆起老人住院时的情节。

父亲70岁以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除了老年哮喘意外,还有高血压、脑梗阻、便秘、前列腺炎等疾病。

年轻时在村里抡大锤挖石头、背石头、运送石头,身体透支严重。

实行联产责任制后,由于子女多,家庭负担重,姐姐出嫁早,朱友康、友健和妹妹友莲、友梅都正在上学,家里劳力少,父母锄地、收割庄稼等,经常起五更乱黄昏。

特别是伏天顶着烈日锄地,对身体伤害最大。

那些年代经济条件很差,又吃不好,长期劳作,积劳成疾,还不到六十岁就开始弓背、哮喘,严重时喘不过气来,后来发展成为肺气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蓬州还魂》,方便以后阅读蓬州还魂第三百八十章 多劫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蓬州还魂第三百八十章 多劫并对蓬州还魂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