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游子归家

作品:姜姬|作者:多木木多|分类:古言|更新:2017-03-12 01:39:55|字数:10170字

黄苟一时分不清他到底是不是货郎,就问:“我和家人途经此地,想买些便宜的干粮带着路上吃,不知可否让给我一些?”

那汉子上前打开门,要请他进来。

黄苟摇头,不进。万一此人心怀不轨,他进去后被人从门后关上门,这么高的墙,他可翻不过去。

那人道:“你等等,我进去问问我哥。”

要不是怕现在走了会显得他心里有鬼,他还真想干脆走了另找一家。

正不安着,另一头有人来了,拉着辆车在往这里走。车上有个四五岁大的孩子,抱着一只大黄狗。

拉车的是个高壮的汉子,看到黄苟站在那里,先站住问了一声:“客人从哪里来?”

黄苟看到这两人吓了一跳,这家四个兄弟?

他让开一步,让这人好把车推进去,拱手道:“我与家人行到此城,干粮吃尽了,想买些干粮,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汉子道:“客人不用急,便是这家没有,别处也能给你找来!”他对着院里喊,“阿三!开门啊!”

刚才那个汉子快步出来,打开门,还是先请黄苟进来。

客人先请,这个规矩一般人家不会有。黄苟怔了一下,腿边一个黄影子已经冲进去了,那个小孩子从车上跳下来,追着狗跑了。

“羊崽!”开门的汉子喊道,“不许跑!”

黄苟道:“你家兄弟倒是不少。”

拉车的汉子说,“我不是他们家的,这家人要借我家的车,我给他们送来。”

黄苟跟着进去,见拉车的汉子把车拉进去后,似乎是嫌院子里地方太小,竟然把车立起来靠在墙上。

这汉子这把力气可真是叫人眼热啊!

黄苟不由得起了将这群兄弟收为已用的念头,也不急着走了。

留长须的汉子说:“我大哥说,家中的干粮要备着过冬呢,不卖。其实现在粮食都不好找,您要是不嫌弃,我倒是知道一个地方能买些豆料。”

豆料也行,人不吃,也不能饿着马。黄苟刚要答应,拉车回来的汉子从后院过来,道:“你说的是黑二家的吧?别去了,他们家新买了头母牛,肚里还有一个,快生了,豆料要留着下奶呢。”

这下,豆料也没了。长须汉子再三道歉,最后亲自陪着黄苟走遍这一片五十多户,到底给他买到了两袋豆料,一袋粟米。

黄苟掏了几个钱给他,托他帮着把东西运到车上。这汉子也爽快,跟着走了一趟,黄苟却看到他转眼就把收到的钱在旁边的酒馆里打了一角酒二两肉。

原来是个懒货,爱吃爱喝。那这种人是不会跟着他们走的。

怪不得那一家兄弟多,看起来还那么穷。

黄苟转眼就把这奇怪的一家兄弟忘到脑后了。

姜勇在院子里捆行李,一件件都捆得结结实实的。

姜礼在屋里算账,他们急着走,有几笔账是无论如何也来不及收回来了。

有些可惜了……

不过好不容易得到公主的消息,他们无论说什么都要走了!

商城……

不知道那里怎么样?

不知道公主还记不记得他们?还……要不要他们?

姜礼看向追着狗在屋里跑来跑去的羊崽。

如果公主当时赶他们走是不想再看到羊崽呢?

他们亲手把羊崽养大,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再丢下他。也下不了手杀他。

如果公主要他的命……

他们就只能走了。

想到这里,姜礼的心中就七上八下的。他们能聚在一起,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不论何时都相信彼此,毫不生疑,正是因为他们都自认为还是公主的侍从。

正因为有公主,他们才会在一起。

如果他们离开了公主……那他们这个家就会散了……

当日,阿温他们带着羊崽走了,他和姜勇却早早的带着牛马在前面等他们,可阿温这个鬼机灵,竟然早早的就换了小路走,他和姜勇怎么都等不到人,只好折回去找,等找到他们时,阿智已经跑回去了。

两边汇合后,阿温出主意说继续留在鲁国内,只怕早晚会被发现,不如去魏国。

这时姜礼才知道阿温原来是魏人,可是他谁也没说,都以为他是鲁人。

他们跟着姜温到了魏国,在路上,他才告诉大家其实他早就不记得父母的名字和家乡了,唯一记得的就是家乡话里他的名字叫“阿官”。

后来在摘星宫听到魏商说话,他才认出他的小名不是鲁话中的“阿官”,而是魏言中的“安哥”。

他被人贩子带走的时候太小了,小到他什么都不记得,到现在想找回家也找不到了。

回到魏国后,姜温也曾打探,他提议大家开个小店做生意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他。

当时姜礼觉得姜温不可信,就装做不认识,一个在城南开店,一个在城北开店。他和姜勇、姜俭带着羊崽,姜温和姜良开了个兄弟店,后来还被人误认为契兄契弟——都是姜良那张脸惹得祸。

他们长大后都长得变了样,不如小时候美貌。只有姜良,长大了也没变,脸还更加娇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姜姬》,方便以后阅读姜姬第238章 游子归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姜姬第238章 游子归家并对姜姬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