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思维盲点

作品:大明伪君子|作者:南墙的那头|分类:历史|更新:2022-01-13 14:29:33|字数:5384字

奏折看起来厚厚一叠,保守估计,怕不有两三万字。

想来这江泉县令做了许多得意之事,一一详述其中了吧?

众人竖起耳朵,准备洗耳恭听,决定必不错过任何一个字,鸡蛋里也要挑出刺来。

只有成化皇帝和汪直交换了一个眼神,愉快地地塞了一粒干果。

拿着这沉甸甸的一叠,覃昌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脸皮抽了抽。

还从来没念过这么厚的一叠奏折,还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不知喉咙受不受得了。

“臣江泉县令周鸿恩,恭祝吾皇龙体康健,万寿无疆……”

照例的开场白总是一大堆问候,由衷的倾诉着远在外地的官员对皇帝的襦慕之情。

应该说覃昌和百官对这种千篇一律早已经麻木了,只想着快点进入正题。

“时值今年气候反常,臣虽处江南,然时有倒春之寒,也不免添炭加衣,念及万里之遥,吾皇忧天下之忧而忧,必是节衣缩食,心系百姓,微臣便心有戚戚然……”

“微臣所辖界内有一大新镇,盛产毛竹,用十年份之老毛竹烧制成炭,其焰幽蓝,其灰少而白,最优者无烟也,堪比御用之银霜炭更为极品,微臣已组织人烧制,将随漕运入京,以供吾皇,聊表……”

偏偏这货的一通开场白夹七夹八,简直如同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当真如同山羊拉稀,稀稀拉拉不知还有多少,怎能不叫人昏昏欲睡。

然而他们不受用,却不知成化皇帝相当受用。

成化帝惯来提倡人与人之间一团和气,这种家长里短聊天似的奏折给人一种相当亲近的感觉,且又能了解当地民生风土人情,这才是他的最爱。

只不过他这番心思没法宣之于口。

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精力有限,若大家都这样子写奏折,一天看一两本奏折就够了。

如此庞大一个帝国,每天奏折数百,光挑选出来的急件要件都有数十,还用不用看了?

很多人听得不耐烦,不自禁握紧了拳头!

好一个马屁精,也不管别人受得了受不了,就凭这一点,就非要治他一个谄媚君上不可。

甚至有人在想,若是成化皇帝有太祖那样的刚毅性子,非把这货叉出去痛打一顿不可。

这是真有其事。

洪武八年,太祖下旨求谏。

天下纷纷进谏,其中就有一人素有贤名,上书引起了太祖注意。

此人便是时任刑部侍郎的茹太素。

此人上书之所以能在众人之中脱颖而出,除了贤名之外,皆因他上的是“万言书”。

遥想当年,实在跟现在的情形十分相似。

认真的说起来,茹太素当时所上“万言书”足足一万七千字。

如此巨长的一份奏折,在当时可谓是震撼。

光瞄到它的厚度就足以让太祖的习惯性偏头痛发作了。

不过太祖是出了名的勤政,于是便想了一个折中的法子,让待从念给他听。

偏偏这待从又不敢念得太快,生怕错过什么自己吃罪不起。

加之其中文字晦涩,还时不时要引经据典解释一番。

这一念就没完没了啦,太祖耐着性子足足听了两柱香烧尽。

抬头一看,才念了一小半,剩下的还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

我……顶啊!

是个人都受不了,何况是日理万机的太祖?

太祖顿时火从心头起,直接叫人将茹太素拖出去打。

打完之后,太祖觉得自己是不是有点过份了,于是又吩咐再念。

又过了两柱香,“万言书”倒是念了大半,却竟然云里雾里,没一个字提到正题。

于是成功地把太祖的怒火再次勾起,又叫人把茹太素拖出去再打。

打完之后又再念,这一次太祖是故意的,他想打第三次。

因为太祖开始让人记字数了。

终于在念了一万六千五百字的废话之后,进入了正题。

这最后的五百字提了五条建议,且大半都是可行的。

太祖这才放过茹太素,不然当日茹太素小命不保。

经过此事后,太祖便让中书省制定条例,规定了奏折的字数和格式。

并且规定,一般事务的奏折,字数不得超过六百字。

所以说,这江泉知县的奏折,一开始就是违制,单单这一条,就可认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就在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覃昌已经停了下来。

取出之前念的那一本,交给侍班小太监。

众人瞠目,原来并非一本,而是不知多少本奏折的合集,这江泉知县……倒也是个人才!

好吧,既然第一本是问候的,这第二本总该提到正题了吧?

百官打起精神,开始集中注意力。

果然,第二本就开始是干货了。

“夜初更,忽隆隆之声遽然从西南方而起,天有蓝光闪现,地忽大震,莫辩东西,既而复震,天崩地裂,声催数里,县衙亦为之倾塌数间,其余城内倾覆者数十,伤者呼号。

城外地裂山摧者难以计数,江河改道,桥梁道路毁坏者无数,田地被淹,为泥石流覆盖者不知凡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伪君子》,方便以后阅读大明伪君子第222章 思维盲点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伪君子第222章 思维盲点并对大明伪君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