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江户幕府

作品:晚明之我是崇祯|作者:今年|分类:历史|更新:2018-10-27 09:15:16|字数:6636字

朱由检突然决定回南京,让随行的官员非常惊讶,眼下荆襄之战还没有结束,虽然明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北面的重镇襄阳还没有攻破,所以战事还不算结束。

但是一个倭寇竟然让皇帝陛下改变了行程,随行官员也不得不改变路线,立刻调头回到荆州,然后乘船顺江而下,一路朝着南京而去。

同时御林军按照朱由检的命令将在承天府的王璟芝他们连夜接回了荆州城,然后随同朱由检一同返回南京。

王璟芝他们被连夜接回了荆州城,然后就被告知要返回南京,心中都有些沉重,猜测一定是有要紧的事情发生了,不然皇帝陛下怎么会突然改变行程。

朱由检知道倭寇的事情绝对不是小事,必须要尽快拿出对策来,一旦再次出现大规模倭寇进犯大明沿海的局面,那将会严重影响江南的安全稳定。

而且朱由检也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再次出现,所以他准备立刻回到南京,要好好地收拾一下这些倭寇。

首先朱由检需要弄清楚这些倭寇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日本现在正是江户幕府统治时期,现在的幕府大将军是德川家光。

德川家光是德川家族第三代幕府大将军,统治着日本三分之一的土地,余下的土地在各个藩国的统治之下,这些藩国的统治者名为大名,他们在名义上也属于江户幕府统治。

江户就是日本后世的东京,现在是德川家族统治的中心,德川家光已经继承幕府大将军二十年。

现在的日本天皇已经是傀儡,实权都在德川家光手中,但是幕府统治的土地只有日本的三成,余下的都在大小藩国手中,这些大名也是割据一方的势力,但是因为手下的土地有限,所以他们不得不名义上归顺江户幕府统治。

在此时的日本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首先就是武士,然后是农民,手工者,最后是商人,各阶层都受到严格限制,世代传承,不得僭越,也不可以通婚。

武士占据日本人口的一成左右,余下的最多的就是农民,占到了八成,然后就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无论是在德川家光的江户幕府,还是在普通的藩国大名手中,军队都是由武士组成,这些武士同时也是统治下面的基层单位。

一般一个武士家族下面都会统治几户、几十户,甚至上百户的农民,这些农户供养武士家族,同时也需要给统治他们的大名或者幕府上交赋税。

虽然江户幕府已经统治了四十多年,但是各地受到压迫的农民起义不断,加上外部势力的进入,让江户幕府和各藩国的统治都受到了威胁。

这些外部势力就是西方人,首先就是西班牙人和英国人,西拔牙人和英国人最早来到日本,然后就是荷兰人,他们开始和幕府大名们做生意,进行贸易。

西方人和日本的贸易,让日本统治者获得了大量的金钱,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基督教的进入,此时西方人信封的是基督教里面的天主教派。

天主教也就是现在西方世界主流的基督教,但是基督教还有另外一个教派,就是被天主教认定为邪恶的东正教,后世的俄罗斯就是信封东正教的国家。

西方的天主教很快就进入了日本,并且在日本最底层保受压迫的农民中传播开来了,这些愚昧的农民在接受宗教的同时,也因为宗教形成了团体,思想渐渐地变得活跃起来,加上本来就对武士统治阶级的不满,于是纷纷发动起义。

结果就是德川家光的江户幕府和各藩国治下纷纷爆发起义,幕府大将军和各地的大名不得不率领军队镇压,但是依然无法完全平息叛乱。

最后经过一番分析之后,统治的武士阶级得出的结论是西洋人带来的宗教导致了大规模的叛乱。

于是身为日本统治者的江户幕府立刻禁止了天主教在日本的传播,并且将传教士全部赶了出去。

同时德川家光还执行全面的禁海令,任何日本人不得和西方人贸易,如果想要交易,必须要在指定的地方进行,那就是日本的长崎。

德川家光做出这个决定,不仅是为了限制西方人的渗透和宗教传播,同时也是为了限制强藩的出现。

经过十余年的海上贸易,日本的一些大名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并且渐渐地成为一方强藩,开始威胁到江户幕府的统治。

江户幕府治下有藩国两百多个,虽然其中有一些藩国力量不弱,但是毕竟土地人口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和占据日本三成土地,一半人口的德川家光统治的江户幕府抗争,只能归顺江户幕府的统治,并且每年供奉赋税。

但是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日本北方的藩国里面出现了几个强藩,在北方攻灭了不少小的藩国,渐渐有割据一方的趋势。

德川家光立刻意识到了这些渐渐兴起的强藩的威胁,德川家光非常清楚德川家族是怎样兴起的,就是从强藩走到幕府的。

在江户幕府之前,日本还有两个幕府。一个为镰仓幕府,建立者为源赖朝家族,第二个是室町幕府,建立者为足利尊氏家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晚明之我是崇祯》,方便以后阅读晚明之我是崇祯第145章 江户幕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晚明之我是崇祯第145章 江户幕府并对晚明之我是崇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